濟南物流:風云:誰是“價格戰”的下一個推手?
發布者:振宇物流 發布時間:2019-07-01 09:59:07
價格競爭引發的混戰,快遞江湖永遠饒不開的話題,仿佛也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快遞江湖的新一輪價格戰正由民營快遞“領路者”申通發起,具體策略和實施舉措上:一是派費基數與實派差額降;二是發件基數與指標之間的差額降,指標超出部分返。
現時形勢下,四通一達都在精準計算可釋放價格的杠桿空間,以此來試探和確認網絡網點共同參與價格競爭的臨界值在那里。
例如中通采用的是基數以上返,指標以上加返,超標指標以上再返。通過這種組合以“三階梯式”返點制勝。
圓通則再次跟進區域性降派,比如義烏廣東市場。
從降發件派費,降派件派費的政策可以看出,快遞行業的拐點時刻正在來臨。
基于這個邏輯和背景,快遞公司不要指望二三年之內就能平息價格戰。目前,最大的變量存在是價格戰第二波很快就會啟動。
價格戰導致當下快遞企業形成自主站隊,并派生出其模式特性,由此可以大致推斷出頭部企業占整個行業的市場份額。
問題是:行業的“老大之爭”不僅僅是排名與股價,更多的是“不可逆轉”的體量帶動的“勢能”與“品牌儲能”的價值效應。
誰是價格戰的下一個推手?快遞江湖的格局演變,現狀幾何?終向何方?從目前的戰況,可以劃分為以下七個戰區。
通達系+百世
加盟為主,依靠電商平臺快速崛起,形成規模效應,占據了國內快遞業的大半壁江山。
快遞界一直有一個“剩下三家寡頭快遞”的傳說。所以,“爭二望一”成了一種價格戰起因的宿命。
這個戰區,更多的是“量化降低平攤成本”降維打擊邏輯。比如2019年初,中通的自降打擊促使自身進一步擴大了平攤成本優勢。
在快遞行業價格競爭的混戰中,邊際成本充實成邊際效益已經成為區塊鏈運營空間的計算工具,也是發動價格戰的支撐空間。
因此,下一輪價格戰的推手將是申通與圓通的排名之爭。但打傷的卻可能是百世。
京東+蘇寧+唯品會
京東自建物流,蘇寧收購天天快遞,唯品會自建品駿快遞等是該戰區的主力,他們合計大概占據了整個快遞市場6.5%的份額。
自建物流的好處在于閉環運營。問題是:純粹閉環與相對閉環的最大區別在于定向服務與定流服務。閉環運營的成本非常高,但是,精準服務會引發供應鏈并流效應,不是推動市場,而是分流市場。
順豐把持高端市場
擁有著50多架全貨機的順豐,在時效上有著其他企業無可比擬的優勢,高端商務件這塊市場被牢牢把控。
終于,快遞行業從價格戰打進時效戰:順豐的四頻次派送,邊派邊取的特色已經被稀釋掉;韻達的六頻次派送,配送+寄遞柜;申通將要來臨的三頻次;中通圓通也會跟上。
多頻次派送不僅僅是消化體量,增強流轉率,更多的是市場細化競爭。
EMS+郵政快遞包裹
郵政網點鄉村覆蓋率達到92.4%,價格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在偏遠地區仍然能夠保持較好增長。
郵政與華為合作釋放出一個信號——向高端、多端、末端需求客戶延伸,不僅僅是寬泛的紅海市場,更多的是巨型品牌定向化的藍海市場。
行業正迎來精準純商業需求客戶,這種“聚集品牌,定向引導”的趨勢將正式成為快遞電商直銷的新零售。
快遞大包裹
傳統物流企業從零擔切入快遞市場,主攻大件快遞,市場份額被德邦、安能、壹米滴答、優速等企業占據。
在點對點與門到門之爭中,很顯然,市場分類根據各大快遞公司的成本政策可以看出,電商體量換算并不是對等大包裹市場的,有多少體積淘寶就有多少體積大包裹是錯誤,除了中通快運與德邦優速安能壹米之外,其他都只是像征性的項目。
UPS、FedEx、DHL等國際件
國際巨頭運營模式成熟,服務穩定,所以這塊份額短時間難以形成較大的沖擊。
同時也要指出,UPS、FedEx、DHL等國際件行業服務仍然要接受意識形態的考驗。
最近從聯邦快遞連續“失誤操作”華為包裹可以看出,做國際件的快遞企業必須要遵從行業服務標準。
其他二三線快遞
一個正在發生,且愈演愈烈的“慘狀”是二三線快遞的業務量增速不及市場平均增速,市場份額將逐步被蠶食或被收購。
從市場價格與網絡體量投資來講,從快遞費利潤支持空間來講,小快遞公司已經從網絡快遞轉向城配快遞,或者是區域快遞。
基于上述分析,隨著快遞行業價格引發的總公司與網點公司同步參與市場競爭的模式開啟,網點公司能夠參與競爭的條件只有派費與派件頻次。隨著派件費一降,派件頻次一增,更多的網點派送向第三方派送端“配送+驛站”轉移。
結 語
快遞的格局與模式正在進入轉型的拐點時間。首先來自于頭部與腳部,但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合并與倒閉。
目前,快遞公司的規模與產品并不適合電子商務發展國內與國外的藍海市場。
隨著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格局變化,電子商務“向下與向外”的延伸,以及“一帶一路”的商業環境需求,未來的快遞并不是簡單的“倉配+自動分揀中轉”,也不僅僅是“驛站+自動寄遞柜”,更多的將是模式上的變革。
來源:物流指聞
http://www.pharmagps.com.cn